近日,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甘怡群教授在情感人工智能(Affective AI)的社会心理效应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理论进展,相关成果《情感人工智能对社会支持感知的双刃剑效应:补偿与疏离》于国内权威学术期刊《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正式发表。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由人民日报社主管,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力。该刊以对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的学术分析为定位。

本研究系统提出了“情感补偿-情感疏离”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情感AI通过提供可定制、易获取的情感支持,在弥补特定群体(如老年人、社交焦虑者)的人际缺位、增强个体情绪管理能力、拓展社会支持可及性方面发挥着显著的情感补偿作用。然而,其技术本质也潜藏着人际替代、情感能力退化、社会支持系统侵蚀等疏离风险,可能弱化用户与现实社会的联结。

基于此发现,研究构建了“人本导向”的治理体系,从政策引导、教育干预、伦理设计和公众参与四个维度提出综合治理路径,强调通过技术治理促进情感AI增强而非削弱现实人际关系。

该研究不仅为构建人机和谐的智能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也展现了我院在应对新兴技术带来的社会与心理挑战方面的前沿探索与学术担当。

甘怡群 (2025). 情感人工智能对社会支持感知的双刃剑效应:补偿与疏离.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 48-56.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5.20.005

https://www.rmlt.com.cn/2025/1105/742203.shtml


202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