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张昕副教授课题组的研究“Selectivity in prosociality among older adults: The moderation effect of self- and other-oriented motivation”在美国心理学会官方杂志Psychology and Aging(中科院一区)在线发表。

近年来,老化过程中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问题愈发受到关注。亲社会行为对社会和谐至关重要,深入理解老化过程中亲社会行为的特征和动机,不仅有助于提升公众对老年人的积极认知,还能帮助老年人将善意与慷慨扩展到更大的社交圈,从而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大量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然而,其背后的驱动力还有待厘清。换句话说,老年人的亲社会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他人利益驱动的“纯利他”还是与自我相关的“功能性理他”还并不清楚。本研究结合社会折扣范式,探讨了在自我导向损失和他人导向损失框架下,社会距离对不同年龄段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不仅整体亲社会倾向更高,且社会折扣率更低。这意味着亲社会倾向随着年龄增长并不仅限于亲密社交圈,而是会扩展到更远端的社交网络,例如陌生人。

此外,研究发现年龄与框架之间存在交互效应。在他人导向的损失框架下,老年人的亲社会倾向显著增强,尤其是在面对社会关系较远的他人时,而年轻人并未表现出类似的效应。这表明,他人导向的损失框架降低了老年人亲社会行为的选择性,突显了他们对他人福祉的重视以及对他人损失的厌恶。这些发现支持了老年人的亲社会行为可能源于关心他人的动机,而非自我利益的观点。

该论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完成。张昕副教授课题组已毕业硕士生林洪梅为本文第一作者,张航课题组已毕业博士生卢义龙为本文第二作者,李健课题组已毕业博士生李莉为本文第三作者,张昕副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李健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Helene Fung教授对论文亦做出了重要贡献。

原文链接:Lin, H., Lu, Y.-L., Li, L., Li, J., Zhang, X., & Fung, H. H. (2025). Selectivity in prosociality among older adults: The moderation effect of self- and other-oriented motivation. Psychology and Aging.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37/pag0000873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