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发展的全球化时代,文化差异如何塑造我们对行为的道德评价?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侯玉波课题组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王琪教授的最新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深入探讨了中美两国学龄儿童如何将道德责任归因于其过去和未来的行动,以及文化在儿童时间道德归因中的作用。论文“Do Future Actions Matter More Than Past Deeds? Temporal Moral Attribution in US and Chinese School-Age Children”于2024年8月22在国际著名心理学期刊Developmental Psychology上在线发表。

研究通过对346名年龄在6至9岁之间的中美儿童进行随机分配,将其分为过去或未来条件组,并通过假设情景来评估孩子们对自己在过去一周或未来一周内可能发生的道德或不道德行为的道德归因。研究发现,与美国8-9岁儿童更倾向于为未来的善行获得更多赞扬和奖励不同,同龄的中国儿童更倾向于为过去的善行获得更多的赞扬和奖励。此外,中国儿童在道德化自己的行为方面比美国儿童更为显著,且儿童们根据自己的文化信念来推理他们的道德或不道德行为。

本文不仅揭示了时间在道德判断中的重要性,而且强调了文化背景对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理解不同文化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对于促进国际合作和相互尊重至关重要,同时为教育者、实践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本文第一作者为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王琪教授,侯玉波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文章作者梅凌婕为课题组访问学生,戴玉婉为课题组已毕业博士生。

Wang, Q., Suo, T., Mei, L., Guan, L., Hou, Y., & Dai, Y. (2024). Do Future Actions Matter More Than Past Deeds? Temporal Moral Attribution in US and Chinese School-Age Childre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x.doi.org/10.1037/dev0001825


2024-08-23